人,生存于自然,对自然的依赖可谓是天性驱使,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自然的欣赏、审美,自然美学应运而生。
自然美学以“自然美”为对象,探究自然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相比西方十八世纪末才形成自然美学这门学科,中国的自然美学起源源远流长。
老子有言,“道法自然”;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中国古典美学观念里,社会的运行、人的生活应该顺应自然发展规律,而人本身应该保持自然的秉性,不应过多追求名利。只有这样,天地间的自然生命才能得到自由发展。
01
自然美学,唤醒纯净天性
自然审美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有深厚的根基,并形成了浓郁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氛围,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文化和艺术创造等方方面面。
人们乐于在清明舒适的山水之间怡身悦性,抒发胸意,倾吐块垒。典型如山水诗、山水画,吟咏于山野草庐之间,饰之于厅堂楼阁之上,把对自然的审美、喜好,融入到生活之中。
通过空间呈现自然美学,亦是我们与先人一脉相承的意向。而将自然与美学辩证结合的空间形式上,首屈一指就属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体现了东方人对大自然的友好态度,体现出亲近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哲学思想。
当时间来到2021年,全球现代化,偏远村庄逐渐凋零,都市外扩建群。在纷繁杂芜的都市生活中,人如樊笼里的困兽,身体和心灵都被挤压得疲惫不堪。正如当下在996工作模式下的年轻人,工作处处挤压,生活无处逃遁。
因此让人释放天性的、淳朴的、本真的自然生活,显得弥足珍贵。返回到自然里去,直抒胸臆、畅快释放胸中块垒,成为现代人的向往。
回归天性的自然美学复兴,并被重新运用在理想生活的规划之中,尤其是居住环境和休闲度假空间的设计中。
清远黄花璞营地是当地“桃花源”一般的在地名片。这里隐于山林水涧,矗立于广袤无边的山峰之中,远看青山如黛,近数花鸟鱼虫。置身其中,能轻易激发人对自然向往的天性。
02
自然生产体验,让天性回归生活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人对自然的喜爱是出于情感欲求,为了获得情感的愉悦,人要扑向大自然、徜徉于大自然、陶醉于大自然。
但自然美学不仅仅体现在自然风景中,更重要的一点是使人能够与自然产生交流。交流,则体现在观察、思考和实践这一过程中。
融入自然,才能感悟自然之美。陶渊明隐居南山之下,在自然中劳作一天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心性,是与自然交流后的自然抒发。
观察、践行自然,才更懂得与自然共存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亦是劳动人民在长年累月的生产实践中,根据自然地理、气候现象,结合农业生产需求总结而出的农业生产规律,是人随时节变化安排劳作和随自然规律调养生息的参照。
与自然的交流可以突破认知局限,在认识、产生关系基础上才是真正的回归自然,更好的发挥天性。怡境在这一方面具有深刻认识,并实践于理想生活方式的项目打造中。
广州花都宝桑园作为怡境璞生活第一个自然美学理想生活方式文旅项目,一个可游、可学、可购、可工作、可生活的生活方式旅行基地。
内部的蚕桑文化体验区,不乏以自然花、果、叶为主的食物工坊、玩趣喂养小动物的萌宠乐园、养蚕和蚕丝加工区、高科技科普体验区等…
活动区充满自然气息,研学过后小朋友可以在宽阔的山丘草坪玩耍,沐浴日光、或帐篷里休憩…真正体验一处自然、自由、本真、回归天性的自然场所。
03
自然美学设计,为场景注入生命力
Mangrove Seed
所以,对于现代人而言,什么是回归天性?就是符合现代的发展需求前提下,使人感到与自然已经融为一体,甚至借助心灵的冥悟,达到与自然共存。
就像环境美学家斋藤百合子对自然美学的解读中说:“自然必须用它自身的术语被欣赏”。即在众多地方性的、民俗的及历史传统的语境下体验自然、欣赏自然。
而设计师能做的,就是不断将理想中的场景变为现实,在设计中注入自然美学理念,为人们创造回归天性的场景和空间。
璞驿酒店位于清远英德黄花镇中心,以“竹”为主题的生态精品酒店,结合地域文化,大量运用当地竹、木、英石等自然元素,将自然的设计思想贯穿于每一个角落,为客人打造一个拙朴自然的人性居所。
餐厅以“ 自然 ” 的竹质空间为主题,融合了空间结构的丰富创意,在本能的环境感受中诠释美学新概念;居住区用细腻的设计手法,打造回归天性的自然的居住体验。
坐在观景阳台,享受一刻静谧惬意。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受不仅在单纯感性的爱之中,是在烟火与忙碌间穿梭后对虫鸣鸟叫的渴望,是期待生活中处处是自然,去聆听人性之歌……
日复一日的劳作,繁忙与疲惫侵蚀身心,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已经从“物欲”向“灵欲”转变,在物质丰盛之余,精神的享受才是真正的舒适,心灵的祥和才是奢侈的体验。
人们越发渴望有一处森林能为他伫足停留,去见证、感受、沉思自然生命,去与时间、与城市、与自己对话。
怡境设计一如既往通过质朴、本真、善意的自然美学理念,为人们构建回归天性、释放人性、修炼心性的生活情景,为城乡理想生活和旅行提供高品质体验场景。
唯有被赋予了自然美学的设计理念,返璞归真的景境,方能让人身心放松,停下来,静下来,创造与自己对话和思考的情境,去芜存菁,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