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在一个行业跨界的势能之下,景观都市化已经被学界鼓吹多年,许多项目中,如果没有环境建筑的点睛和衬托,甚至无法完整地表达项目的特点和设计精髓。
而今天我们谈论的“环境建筑”,既是建筑与景观跨界的结合点,也是设计行业聚焦的热点。
全文4771个字,阅读约需12分钟
刘治平
GVL怡境国际集团技术顾问
哈佛大学设计学硕士
01
当我们谈论环境建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建筑师隈研吾说,建筑学正在转变——从“建筑即纪念物(Monument)”转变为“建筑即环境(Environment)”。
与此同时,国外(欧美)称景观设计师为Landscape Architect, 称景观专业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这显然已经表明了立场:景观设计不仅覆盖园林和/或自然,它的范围已经拓展到建筑,或者说广义的建筑。
我们正处在一个行业跨界的势能之下,景观都市化(Landscape Urbanism)已经被学界鼓吹多年,James Corner(Field Operations)频频在城市设计甚至建筑设计竞赛中获奖;国内,许多景观设计公司也已尝试接手住宅项目展示区、景观大区里面的建筑设计,许多项目中,如果没有环境建筑的点睛和衬托,甚至无法完整地表达项目的特点和设计精髓。
而今天我们谈论的“环境建筑”,既是建筑与景观跨界的结合点,也是设计行业聚焦的热点。
The Whale by Dorte Mandrup©网络
那么,究竟什么是“环境建筑”?
在国外(欧美),“环境建筑”这四个字并没有明确对应的翻译。无论是building/architecture within environment还是environmental/ecological architecture都不准确。
更多时候,我们是在用“环境建筑”这个词讨论一个含混的类别:是一些在特定环境之中(往往是景观)的建筑物,并且这些建筑物相对于景观,在体量和/或重要性上处于较为次要和服从的位置。例如:风景旅游区和公园里的游客中心、配套服务建筑、精品酒店、小型商业、公共空间里的建筑单体……
那么,当我们谈论环境建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们是在关注“如何设计处在景观空间环境之中的建筑”,还是在讨论“如何让建筑回应它身处的环境”,或是“应当以何种态度处理环境建筑和它所处的环境”?
02
有哪些处理环境建筑的前沿态度?
无论大小,建筑物作为人造之物,它的存在本身即是与周遭环境的对话。此时,建筑与景观的关系是相互独立而平等的。
尽管在体量上,建筑物可能永远无法与它的环境相比较,但建筑被赋予或者被投射的意义是与自然和景观分庭抗礼的;而往往也正是建筑与环境体量上显著的差距,更加强化了对于投射于环境建筑上的意义,或者说更加强化了观察者对于这个意义和态度的解读。
Field Chapel | Peter Zumthor©网络
阿那亚海边教堂 | 直向建筑©网络
Christina's World | Andrew Wyeth©网络
更加“完形”的形式和体量,意图赋予环境建筑更强的存在感,并以更“强势”的姿态加入与周遭环境和景观的平等对话。
Apple Park | Foster & Partners©网络
Dominus Winery | Herzog & de Meuron©网络
与二元对话的方式不同,更为“有机”的方式是将建筑的形态和空间与环境交织融合,建筑元素更多以自然几何形式出现,模糊两者的边界。
Arctic Whale Watching Facility | Dorte Mandrup©网络
Ewha Womans University | Dominique Perrault Architecture©网络
Thy National Park Center, Denmark | Dorte Mandrup©网络
秦皇岛UCCA沙丘美术馆 | OPEN建筑事务所©网络
华鑫中心 | 山水秀©网络
当建筑师妹岛和世启发“半透明性才会让人感受透明性”的类似哲学的讨论时,一众日本建筑师以更为实验性的方式进一步解构传统对于建筑和景观之间的边界。
蛇形画廊亭子2013 | 藤本介壮©网络
Mirrorcube (Treehotel) | Tham & Videgård Arkitekter©网络
03
中外对建筑环境的理解有何异同?
在试图回答这个大问题之前,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头:我们为什么要把景观和建筑分开?
景观-建筑的二元论究竟是自囿于西方建筑学的神庙(temple)、教堂(chapel)、农舍(barn)基因,还是受制于当代的行业分工和教育专业分野?如果学建筑设计的学生听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要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同时学景观、学环艺的学生对于建筑“情绪复杂”,那为什么不能把建筑和环境一起来“设计”?我们的学校和专业设置人为地将建筑、景观、室内、结构分开,建筑师不懂景观和园林,景观建筑师对建筑和结构一无所知,设计建筑和景观的设计师对装修自己的家毫无头绪…… 这是源自西方体系和近现代专业分工带来的弊端。
反观中国,或者说是中国的传统,造房子、造园、造物的人,并非不可能是同一个人。进而,“建筑”似乎从未被“神话(deified)”——建筑和景观和器物一样——从未曾被抬举为与自然和环境相对立的地位。
当王澍等一些中国建筑师开始从园林里寻找滋养和启发时,我们仿佛忽然意识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已经领先于来自西方传统建筑学的建筑-环境二元论,或者说我们似乎从未纠结于这个问题。当西方建筑学在将“环境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当作宏大命题的时候,园林已经悄然打开另一扇窗,滋养和启发中国的建筑、景观设计实践和实验。
环秀山庄鸟瞰图,刘敦桢《中国古典园林》©网络
拙政园爬山廊与见山楼融为一体©网络
04
趋势与思考
无论是在公共景观、文旅项目或城乡更新项目中,环境建筑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项目中,环境建筑将不再只是传统上作为点缀的“小建筑”。
越来越多的情形是,在景观大区中,建筑物和构筑物被塑造成一个或连续的聚焦点(focal point),它们将人的视觉和动线都汇聚在建筑之上,并以此形成视觉取景框(viewfinder),呈现环境和景观,例如游客中心之于旅游景区;不同功能的服务驿站之于公园大区;景庭、景廊之于其身处的自然景观。
在实际项目中,从资金的投入占比,也能反映出环境建筑体量虽小,但受重视程度却越来越高。通常,建筑物仅仅占到整个项目2%到4%面积的体量,但他们的建设成本却能轻易超过20%到30%甚至更高;换句话说,无论是政府、决策者、建设者还是设计者,都意识到这些环境建筑对于项目整体来说,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项目的品质,有时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
挪威精灵之路访客中心©网络
三亚保利浅海时光里©怡境
当环境建筑变得越来越重要——首先它们往往成为项目的“门脸”和“画面定格”,另一方面这些建筑,比如游客中心,给来访者提供服务和感受体现的“品质感”,以及这些建筑的建造品质——综合起来,这些环境建筑体量虽小,但越来越能够决定项目的“品质”、“感觉”,和所谓综合起来达到的“调性”。
除此之外,国内现存的环境建筑无论从设计、实施还是运营等各个方面都有待提升,加之近些年国内游客境外游增多,体验到国内外存在的明显差距,尤其是服务品质、建造品质、设计理念和诸多细节上的差距,因此无论决策者、使用者还是设计者,都感觉到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站在设计者的角度,环境建筑并非属于受制很多的“商业建筑”,它更接近类似“文化建筑”和建筑小品,在规划限制、功能经济性、结构和建造限制上都较为宽松,因而可以在建筑形式语言、建筑材料等方面更具表现性和实验性,甚至在底层的设计理念上更有可能触及设计的核心问题。
瓦尔登湖游客中心 | Maryann Thompson Architectsyiy©网络
无论会被如何吐槽,站在设计的角度,我们都不应该排斥网红经济和朋友圈经济。占据所有人手机屏幕的微信朋友圈、小红书,占据所有设计师电脑屏幕的谷德、Pinterest、Archdaily,以及建日筑文、行走的建筑学、景观邦、景观派、景观周等行业公众号推送,它们全面地影响着所有人的注意力,也深刻地改变着旅游经济、建设开发运营模式和整个设计行业。
秦皇岛阿那亚孤独图书馆 | 直向建筑©网络
如同国外的Instagram现象,国内公众号成功的推文结合名人IP引领,会引起朋友圈和小红书的追随,再带动大众的“打卡“。这是一个崭新的营销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现象。站在设计行业的立场,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理性地回应,并进一步地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是,如何平衡瞬时的网红爆款和可持续引领?
另一个是:如何守住底线、避免媚俗和雷同?
The Danish Wadden Sea Centre | Dorte Mandrup©网络
在国内,我们看到太多建筑用曲折的屋顶来拟态地貌,用曲线的平面来模仿流水,用各种有机的形体来对应植物、动物,用抽象的形式来若有若无地“呈现”文化符号。不可否认,这种直白的回应较为容易地达到设计的自洽,也很容易满足现阶段非专业决策者和大众,但作为专业设计师,我们应该对此保持理性的态度。
如果说建筑对于环境最直接、最“可读”的回应是它的形式和体量,在我们看了太多拟态和隐喻的环境建筑被设计和建造出来之后,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建筑设计其实有更多的维度和层次。形体仍然是最直接可读的设计手段,但我们不应忽视以更丰富、更深刻的方式来回应环境,而其中容易被设计所忽视的是材料和工艺所传达的信息和态度。
妹岛和卒姆托在设计界的大热也回应了以上的思考。例如,以妹岛的设计为代表,探讨了透明、半透明、反射和折射通过建筑材料的表达;卒姆托的设计思想则被解读为建立在以现象学为方法探究材料和工艺对于“真实”的尊重和表达。
Louvre-lens | SANAA©网络
篱苑书屋 | 李晓东工作室©网络
Lady Bird Loo | Mell Lawrence Architects©网络
尼洋河游客中心 | 赵扬©网络
05
怡境近期的环境建筑实践
GVL怡境国际集团一直致力于全面提升景观大区的设计和建造品质,其中重要的一环是提升大区中环境建筑的水准。
近年来,怡境逐渐培养出一个年轻而专业的环境建筑设计团队,从他们近期完成设计并陆续施工呈现的环境建筑作品中,不难看出这个团队与规划和景观团队紧密配合,正在逐步弥补传统上建筑与景观设计脱节的问题。
沣河驿站和24驿©怡境
沣河便民服务中心©怡境
沣河大驿站构筑物©怡境
沙河游客服务中心/大门©怡境
沣河驿站/图书馆©怡境
沙河驿站A©怡境
沙河驿站B©怡境
06
环境建筑的未来
“建筑以何种态度回应环境和景观”是设计的永恒话题。环境建筑往往跨界于景观、建筑之间,模糊了行业的边界,也引发设计行业重新思考设计的本质——以人的尺度来塑造形式、空间、材料……并以此表达和投射人对于世界和环境的态度。
在日臻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下,环境建筑游离于商业建筑和文化建筑之间,以轻柔的身段来展现设计的实验性和前瞻性:新的理念、新的形式、新的材料都可以以此为载体,被更纯粹更直接地表达呈现。在当今,设计的调性(characteristic)和品质(quality)越来越被重视,设计师将不会放过每一个机会,用环境建筑来展现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对于建筑和环境的理解和态度。